北京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普惠性養老服務,增加高質量養老服務供給,做好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引發政協委員關注。如何讓養老服務更加高質量、更精細、離老人更近?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北京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普惠性養老服務,增加高質量養老服務供給,做好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引發政協委員關注。如何讓養老服務更加高質量、更精細、離老人更近?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讓城市更新推動就近養老
過去5年,全市累計建成運營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424家,發展養老助餐點1168個?!梆B老是大家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眮碜詪D聯界的市政協委員余立新深入養老行業十幾年,對城市更新之下的養老產業發展非常關注。
目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入住老人共有48000多名,床位數11.3萬張?!敖Y合這兩組數據不難發現,北京養老機構入住率并不飽和。但比較一下中心城區和郊區就會發現,一邊是中心城區養老床位缺口大、養老護理需求難以滿足,一邊是郊區養老床位入住率低、大量床位空置、資源服務浪費?!庇嗔⑿抡f,要打通老人養老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將養老服務體系發展規劃與北京城市更新計劃融合起來。
“各區、各街道鄉鎮的具體需求不同,養老服務設施的空間布局、功能結構、數量規模就要與需求相匹配?!彼ㄗh,以《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出臺為契機,相關部門應就城市更新中養老服務項目落地出臺相關實施細則,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規劃和指引?!氨热绯浞挚紤]各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人口老齡化程度和分布狀況,制定差異化的規劃建設指標,細化養老服務空間供給方式,在城市更新中保障就近養老服務用地?!庇嗔⑿逻€提到,在城市更新過程中,特別是在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區域,可以發展能夠提供護理、康復等服務的復合型養老服務綜合體,實現醫養結合、就近養老、精準服務。
衛生間也需要適老化
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酒店管理學院執行院長許艷麗教授對適老化改造問題十分關注。許艷麗說,北京中心城區的老齡化比例遠高于郊區,普遍存在房齡老、采光弱、空間瑣碎、水電、動線設計不合理的問題?!靶l生間一直是老年人緊急情況頻發的地方,衛生間中意外滑倒摔傷在臨床很常見。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00萬老年人至少跌倒一次,跌倒已成為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傷殘、失能、致死的首要原因?!?/span>
她建議,對衛生間進行適老化改造,需要根據老年人身體機能、行動特點、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等進行改造,從而滿足老年人使用輔具的需求。
許艷麗還建議,住建部門需編制“北京地區老舊小區適老化衛生間改造標準”,將適老化改造制度化、標準化,制定適老化衛生間改造的基本項目、專項項目、個性項目等不同層次服務清單,以利于指導實施改造。
老齡化社區要增強“韌性”
社區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單元,人們對社區老齡化問題感受更加明顯。來自科協界別的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趙宇建議,要不斷增強老齡化社區的“韌性”。這其中既包括硬件上的加強,也有心理上的呵護。
趙宇建議,針對老年群體建立社區應急救援臺賬,納入社區應急管理規劃。在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社區,要建立隱患排查檢修動態臺賬,對社區內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跟蹤。針對老年人行動不便的特點,可以將防災減災設施、救援避險通道等進行適老化改造,方便老年人應急避險。
如何增強心理上的“韌性”?趙宇建議,可以從老齡群體心理健康視角出發,鼓勵志愿者和社團積極參與社區韌性建設的心理疏導工作?!拔覀冃枰⒁环N長效和持久跟蹤機制, 聘請專業組織在老齡化社區對受助的個體進行回訪和反饋調查,不斷提升老齡化社區的‘韌性’?!?/span>
(來源: 學習強國 )